科学研究
 

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


要:

智能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实现人机高度交互与协作的新媒体形式,通过智能化媒介和智能化平台,实现信息生产、信息体验、信息推送、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功能。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中的运用,一方面将突破人们对文化传播的认知结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更多元,传播形式更多样,审美体验更深刻;另一方面也将构建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实现裂变式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变得更快捷、更高效、更精准。智能媒体技术通过建立更大的文化传播平台、刺激更广的文化消费、转化更多的文化资源,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效的传播和更高质量的利用。

关键词:

智能媒体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传承; 开发利用;

 

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1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2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并且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3。智能媒体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和优化,更智能地感知、分析并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和使用体验,是媒体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4。从人类智能到人工智能的进步,依托对不同领域的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把媒体技术发展到一个全面集成、复合体验、智能处理、人机互动的新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沉淀和精髓,其独到的民族思维、精湛的民间技艺、精深的民众智慧,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密码,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资源。当今,在现代社会转型和现代传播技术发展的巨大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就是其中之一5。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110-115条对“传播和媒体”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指出“媒体和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作用:提高大众重要性认识、培育社会凝聚力、展现和表达多样性认识、弘扬地方语言和文化知识、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等6。我们正进入一个智能化时代,智能媒体的出现不断开启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一方面迅速刷新人们对传统认知的结构,重建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正在构建一种崭新的文化展示和传播形态。媒体智能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而且也能更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于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主体

传媒智能化既是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媒介更迭的一场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中指出,“新技术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并逐渐迈向智媒化阶段,媒介界限变得模糊”。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介主要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发展已走向智能媒体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8。随着智能媒体的发展,过去传统媒体下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逐渐转变为智能媒体的主动参与、生产和分享信息的主体,尤其是年轻人对智能媒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中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截至2018年11月,15-19岁年龄段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到59个;其次为20-29岁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为45个8。《内容生长新原力: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8》中指出20岁及以下的年轻用户使用社交类资讯占82.2%,在新闻信息获取上年龄段越低,用户对社交类应用获取资讯的依赖度更高9。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而智能手机早已构成一个规模最大的移动传播网络体系,有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届时中国的用户将达到4.3亿。今后,所有信息都可以变成数据,用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得。

大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只有让大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并弘扬其文化精神。当代中国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中华各民族文化“行走的资料库”,是中华文化精华和精湛技艺薪火相传的载体。然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状况不容乐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存境况不佳,老龄化现象严重,传承人才青黄不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消亡。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有两方面不足:一是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人际传播方式,在传播的广度上有很大的局限;二是通过师徒相传,从师学习时间长,专业技艺磨练苦,且经济收益甚微,当代年轻人难认同。有学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让其重回民间生活不仅要靠政府引导,更多是需要引起大众情感共鸣,并使其积极参与到传承和传播中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运用智能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积极运用移动智能终端扩大传播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智能手机终端,它具有“智能”与“互动”等智能媒体的基本要素,其信息传播也就具有了智能化的属性。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十分普及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传承和传播的主体10。传播手段创新,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大众,吸引大众,感染大众。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背景下,只要加强对青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与作用的宣传,就完全有可能使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队伍中来,从而扩大传承和传播主体。

其次,积极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强化传播主体认同。一方面,互联网传播具有匿名性特点,给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这层“金钟罩”保护下,他们能放下戒备,自发地、真实地、直接地表达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看法,这无形中增强了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从而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范围11。另一方面,在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物联网背景下,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念在智能媒体时代正在实现。在媒介的延伸和人的互动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将从传统小众的个体范围内的人际传播逐渐转变为现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机协同传播。

比如近几年,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平台优势,发挥短视频灵活性和便捷性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得更为鲜活,收到很好的效果。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5月发布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国内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2.5亿,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5亿。上线的各类传统文化短视频总计约6500万条,点赞数超过44亿次,总播放量超过164亿次。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2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抖音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12。抖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抓住快节奏信息消费受众的注意力,通过短视频,在有限时间内不仅展示了中国丰富灿烂、集各族文明一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承担了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使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消费主体的扩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基于多功能智能技术平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空

4G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传统媒体借由新传播技术实现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集成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各种功能,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被重组,纳入到一个全媒体平台上,成为“信息一条街”,使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公众参与度大大提升。5G时代,随着物联网的逐渐商用化和普及化,那些专事信息传播的媒介将被万物皆媒所代替,此时的智能媒体技术平台将是一个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项技术综合集成的、人机协同、万物皆媒的多功能媒体平台。

人工智能辅以人机协作、大数据辅以机器学习,在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将建立一个更大的并创造许多前所未有的情感共振、共鸣的表现空间。实现智能化的人机对话,并辅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定制化交互,其个性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是“智能+”为文化传播升级的全新赋能,这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而且可以在关系维度上深化并巩固与有效果、有价值传播对象的长期连接13。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功能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影响重大。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了5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播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仍显不足。早在2012年,黄永林和谈国新曾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中的运用:(1)利用三维立体建模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真实再现;(2)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记录、存储、阅览、检索、共享,建设数字博物馆;(3)整合智能媒介渠道打通全平台、全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实现最大限度资源共享14。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主要集中在数据库建设、图片和影像记录与数据采集以及动作捕捉3D建模方面,新型智能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应当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和现代人文化消费需要,充分利用媒体智能化技术和平台等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创造力和吸引力。

首先,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即时传播。互联网的产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借用直播的形式创建新的文化场景,找到一个更具互动性与趣味性、辐射范围更广的场域,使之能在全国甚至世界舞台上展示。近些年,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数字地图”、非遗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等,但总体来说,对外传播力度明显不够,公众认识程度普遍不高、参与度较低,难以达到本土文化自信15。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促使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网络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截至2018年11月22日,在App Store上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App软件已有十余个。比如“非遗在中国”、“非遗四川”、“苏州非遗”和“陕西省线上非遗馆”等,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风俗文化、历史遗迹、手工艺技艺和历史故事。而基于微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订阅号不胜枚举,内容涉及地方资讯发布、研究成果发布、研究机构综合发布等。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新媒体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还可以帮助一些相对小众的文化形态发现“粉丝”,找到用户,让冷门的文化“火”起来16。充分发挥智能媒体的智慧型、互动式、扩散式传播作用,可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今后,要积极运用跨界融合思维,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搭建的强大的互联网融媒体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更多传承人群,实现跨越时空的、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

其次,运用物联网智能平台,实现人机物我相融共生,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活力。在大众传播形态和移动互联催生的新传播形态中,传统的“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多对多传播,但人始终是信息的掌控者,是传播的唯一主体。进入物联网时代,被连入物联网的各种智能设备和人一起成为传播主体,人在传播中的唯一主体地位被打破。在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背景下,信息生产方式由传统的以人为主导的专业生产和用户参与生产相结合,转变为以机器生产、传感器感知为主。智媒体时代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同时也是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新平台的应用,使机器智能与人的智能相融合并共同作用,打破传承与传播之间的界限,实现人机物我相融共生的“一体两面”,这将更有效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活力。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桐庐县,以民俗剪纸为特色,艺人们精湛的剪法,构图精美,粗细结合,体现了当地的民俗人文、艺术审美价值。在《桐庐剪纸》的新闻视频中,体验者戴上VR眼镜、手持手柄进入桐庐剪纸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手把手教孙女剪纸。虚拟现实技术“临场感”的体验让受众者能够“亲身参与”剪纸的整个过程17。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的运用转变了用户参与的视角,从以前的“旁观者”视角转换成“上帝视角”,增强了受众与传承人“共振共鸣”的体验。在展示方面,博物馆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常常是静态、孤立的展示,但由于地理空间、人为因素等限制往往达不到广泛的文化传播效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博物馆,改变了博物馆导览和体验方式。2015年的故宫“端门数字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联通、可触摸式文物、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提供多视觉的文化体验,拉近了用户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在教学化展示过程中,用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也相应地不断得到满足,在产生新的需求与新的满足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文化体验循环。

三、基于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能

计算机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传媒走向智能化的进程,智能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区别在于信息内容是由计算机算法产生。智能算法系统依托于人工智能具有的信息收集、整合与分析能力,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目的性抓取与分析,最终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信息并实现精准推送18。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是媒体智能化的传播追求,智能算法系统基于深层次的用户洞察能力和场景的大数据分析,理解用户在特定环境下的需求,能够及时准确地跟踪用户的数据,对大数据从内容的维度以标签化的方式与用户进行兴趣匹配,同时从关系的维度对用户的个人信息、浏览行为、互动行为及其他延伸信息进行汇总,从而结合内容与关系两个维度对海量传播对象进行用户画像,并生成兴趣标签,再基于标签将传播对象根据内容和渠道的需求进行智能化或定制化的人群匹配。它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推送,并及时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喜好自动修改推送的内容和方式,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13

其一,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送的精准性。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能够基于用户的个人年龄、消费、爱好、浏览习惯、兴趣社群等海量信息的综合分析,对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定位,并从受众的需求与兴趣出发,对不同人群的欣赏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精神上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背景、环境和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准传递,提高普及度和传播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种供求互动的模式,不仅满足了用户弥补信息短板的需求,也激发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兴趣。

由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率领各摄制组,赴亚洲国家和地区拍摄而成的短视频剧集《了不起的匠人》,讲述一批30岁左右年轻匠人的故事,忠实地记录并展现了不为人知的手艺人生和精妙器物的制作过程。这些匠人都有一个特点,倾注一生只做一件事——打磨自己的作品,赋予作品以灵性。匠人们直面自己的内心,不骄不躁,沉下心来,一遍一遍重复打磨练就技艺,带给年轻受众巨大的反差体验以此自省19。每个濒临失传的手艺背后都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但也流露出后继无人的无奈。该剧抓住了大众渴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诉求,尤其针对年轻受众是智慧媒体的主流用户群体的现实,实现精准推送,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群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年轻人的认同。

其二,基于人工智能分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的针对性。以用户为中心,运用机器算法不断优化信息个性化智能分发,可形成社交和用户行为分析、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的推荐引擎、实时海量数据处理、精准定位人群传播等核心竞争力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服务。例如,GiveMeSport用机器人进行信息收集,Google研发为报道自动匹配图表、图片或视频的工具,NewsCart公司用AI追踪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群发给团队成员等13。这些技术综合运用于媒体平台,媒介融合也就意味着传播介质的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构、人员、资本等多方面的融合与重组,将极大地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不仅要关注传播内容,挖掘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还要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信息,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使受众全方位地领略多种媒体带来的美感。将个性化、场景化、定制化、互动化的传播发挥到极致,跨越时间和空间形成强大的信息流,将极大地丰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内涵,增强传播效果。2017年9月发表的《当非遗遇上直播——新媒体为非遗传播赋能》中这样写道:“3个月以来,光明网、斗鱼直播团队先后去往湖北、安徽、浙江等14个省区市,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源地,走访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推出移动直播30多场,直播总覆盖观看人数近3000万。同时,以移动直播为切入口,光明日报、光明网进行了以‘致·非遗,敬·匠心’为主题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有效传播覆盖用户量达1.73亿人次。”16智能媒体技术带来的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展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内容和传播形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系统,顺应了当代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内传播,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对外传播,促进了沟通交流,增强了海外侨胞的荣誉感、自豪感20

四、基于全息化和虚拟技术,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官体验

“全息”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的“holos”,意义为“全部的信息”。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柏提出全息成像理论,全息技术由此备受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使得人类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全息化”,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全息技术支撑下全息媒体融合视频与文本、游戏与学习、触摸手控、H5富文本等,力求从技术上使内容呈现形式愈加多元、更为立体21,用户体验更加丰富。媒体智能化技术发展促使受众体验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过去的文字阅读体验,到现在追求“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信息的感知性需求增加,对信息消费体验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的全息手机就是采用计算全息显示技术的一种创新型手持终端,配合空中交互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全息效果,是视觉和触觉上全新的体验。

首先,利用信息全息化传播技术集成文化遗产,将受众带入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全息环境。

全息传播的本质就是智能媒体技术的运用,智能媒体通过全息拍摄、数字摄影、动作捕捉、立体扫描、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高保真地还原全息原貌,不仅能对传承人个人技艺和经验实行真实有效的保存,而且也能实现对整个创作过程与环境的保真,将受众带入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全息环境。全息视听技术要整合和处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海量信息,制造光效、音效、水幕、烟幕、场景移动、全效剧场等极为复杂的效果,就必须用光影、环幕、巨幕、全息声、无人机、无人艇、虚拟音乐、全景移动装备、沉浸式空间等多类型的设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摄录设备同时制作和传递。传统的人工设计和人工操控根本无法处理这样复杂的信息,唯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技术的强大支持下才能实现。当人类建立起一个数字化手段复原、再造文化遗产的视听形态时,就形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延伸、叠加、变化和进入的符号化非物质世界,从而可以用诉诸理性和经验的知觉,更加深刻地影响大部分人。比如世博会信息通信馆的“五合一沉浸式梦幻剧场”,通过观众正前方一块21米高、11米宽的弧形超大荧幕、头顶上32块“神奇屏幕”,配合下雪、座椅震动、涡流效应等特技效果,再加上气势恢宏的音响,诉诸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包括了多立体互动体验,为更加丰富的主题叙事创造了条件。这些炫酷的科技都是利用英特尔积累的技术,与文化艺术进行深度融合所创造的最新成果22。信息全息化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格局,形成一种全景包裹的视听氛围,让观众也成为剧场和演出的一部分。

其次,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追求“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中国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指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从技术特征角度,按照不同处理阶段,可以分为获取与建模技术、分析与利用技术、交换与分发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以及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将呈现虚拟现实系统智能化、虚实环境对象无缝融合、自然交互全方位与舒适化的发展趋势3。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多媒体、全媒体、智媒体、超媒体的交互,现实与虚拟场景的叠加,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感知和认知体验,它能引发受众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将这些智能媒体技术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将有效提高互动的质量和效率,这不仅为公众带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新的交流体验,也会增进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其三,虚拟展厅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可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宣传和布展方面提高了用户互动性,也激发了用户的兴趣。不同于传统的静态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将民间文艺和工艺等信息传播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管理,再以活态的方式进行呈现。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在虚拟的空间中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意象空间,将带给受众最直接的感知和体验23。由英国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及剑桥大学“康河计划”联合主持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是全球首个中英双语的昆曲数字博物馆。该项目十分重视昆曲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汇集了中国江苏“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英国剑桥大学所保存的昆曲藏品,呈现了大量珍贵影像与文献资料,还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眼镜实现在剧场、戏台、园林等多重实景360度观赏昆曲的效果。为了让年轻一代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昆曲之美,项目还邀请了服装、珠宝、绘本和图书装帧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推动了海内外人文交流,吸引了广泛关注24

移动互联时代实现了场景的重组,5G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不断叠加,使人类进入到“时空的穿越”和“虚拟的世界”,用户的体验将更加真实,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五、基于云计算和自优化技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储利用

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演进,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鉴于当今数据量持续性大幅度增长和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复杂性,不再可能通过人工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存储管理数据的智能化需求与日俱增。基于人工智能的存储自优化、应用感知、面向全闪的性能增强、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的深度融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存储等技术,云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结合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大数据存储管理问题,而且为大数据的价值开发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其一,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储检索效率。

存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数据的重要性来体现的。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原材料之一,数据指数级的增长趋势带动了存储需求指数级的增长。大数据只有通过数据处理平台的选择被用户运用,其多重价值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就是通过各种数据信息的储存和程序设计而运行的,该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访问模式中找到隐藏的连接,并根据需要分配资源,从而实现数据的价值。此外,异构存储融合以及高中低端平台融合,可以实现容灾、双活、数据迁移、数据整合等多项服务,实现数据的“智能感知、智能架构、智能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效率。

数据资源是智能媒体的基础,丰富的大数据也只有通过科学的存储和智能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传统的信息存储方法早已无法满足信息爆炸时代的需求,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避免了人工、物质资源的消耗,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最大化利用,信息存储走向了智能化发展,信息存储智能化也带来了新的信息收集管理、展示和研究方式。首先,在信息存储方面,浩如烟海的珍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查阅起来十分困难,有了数据库的支持,可以高效地管理和区分文档,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其次,在信息推送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和用户相关信息,实现精准推送服务。通过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可以精准分析用户行为,调取和查阅所需信息,并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其二,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世博园的联合国馆内发布了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有关文化的报告:《着力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报告指出: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一种需要保护的资产,也是一种需要开发的资源;文化多样性的源泉是创造性活动,而文化创造性恰恰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的活力25。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贡献,与传统意义上物理形态的遗产修复和形态复原是不一样的,这种对数字物的本体论的界定和区分,把数字世界展示为符号化的非物质软体世界,采用数字技术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扫描、模仿、再造、衍生开发而形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丰富的寓意与符号价值,就是一种符号化的非物质形态,它远比文化遗产或者复制品自身的实用功能更显著22

目前,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移动端直播平台“快手”上涉及多达989项,比例达72%。2018年中,“快手”上累计出现1164万条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内容,超过250亿次播放量和5亿点赞量。快手端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非常丰富,视频发布数量排名前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里,秦腔有94万多条,秧歌79万多条,面人52万多条,豫剧43万多条,其他还有火把节、庙会、竹马、象棋、晋剧和玉雕等。对于如此海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快手”也进行了更深的探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付费市场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影响了更多潜在传承者。“快手课堂”是“快手”于2018年中推出的“老铁”学习服务平台。“传统文化”是“快手课堂”收获最多惊喜的板块。“快手课堂”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师多达67位,总共开设了502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覆盖3万多付费学习者。其中,拥有18万粉丝的唢呐老师陈力宝通过“快手课堂”收入达40万元26。这正如欧洲事务公司在《文化型创意的影响》报告中指出的:要发挥文化创新的活力效应,形成良好的跨界合作模式,把创意、设计、艺术、工程、商贸、教育、旅游等多个专业部门组合起来,这种跨界合作就是创新活力的激发源泉27。利用智能媒体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将是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彭兰教授指出,未来媒体呈现智能化有三大显著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第一,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而未来,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可能;第二,人机合一:人与智能化机器相互融合、相互协作;第三,自我进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互相推进28。随着数字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智能化技术呈几何式增长,媒体智能化快速发展将迎来智能媒体时代,智能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开发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而深刻。我们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
 
 
 
澳门新匍京8814c7(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珞喻路152号澳门新匍京8814c7科学会堂南楼3楼
邮编:430079
邮箱:nrcc2006@163.com
电话:027-67867695